7月29日,太阳成集团2025年美国中文教师培训班项目圆满结束,结业仪式在鼓楼校区曾宪梓楼101报告厅如期举行。大纽约地区中文教师学会执行主任何勇博士、太阳集团tcy8722经理张翼教授、副经理曹贤文教授、授课教师代表王晓白老师出席仪式,结业仪式由项目主管汪惟婧老师主持。
首先,何勇博士致欢送辞。他特别感谢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太阳成集团对该项目一如既往的支持,肯定了项目学员在过去三周的学习成效。何勇博士借用“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的名言,鼓励学员们将在太阳成集团汲取的丰硕知识带回美国,助力提升在美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日后的院校汉语进修合作筑起沟通之桥。
王晓白老师作为本次项目的授课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历与感受。学员们积极的课堂互动与敏锐的思考洞察力令她印象深刻。作为美国年轻一代认识真实中国、理解多元世界的“传播者”,晓白老师希望学员们日后回到各自的中文教学课堂,让美国员工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方块字和语法规则,而是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本次项目班长梅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分享了她的个人体验。她致谢太阳集团tcy8722以及为本项目辛勤付出的授课老师和工作人员,回顾这三周多来紧凑丰富的学习生活,学员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紧张到自信,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她表示,学员们将把本次学习的收获和沟通的智慧运用到日后教学工作中,为中美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张翼经理、曹贤文副经理、何勇博士和王晓白老师为参与此次项目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项目课程安排为学员们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学习体验。现代汉语课上,张全真老师系统梳理了语音教学和语法教学要点;杨雪丽老师深耕汉字与词汇教学,以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大家加深对汉字构成的理解。中国文学课上,韩亮老师聚焦近代文学,以白话文运动为切入点,分享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历程,让学员们了解到近代文化在语言与思想上的革新;王晓白老师则将目光投向现代文学,通过分析作家的代表作及创作风格,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特色与时代内涵。英汉对比课上,何勇老师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出发,结合教学实例,帮助学员掌握跨语言对比的方法,提升中文教学的分析力与实用性。
培训项目课程还特别开设了高级研讨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机会。吴中伟老师以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分享了词汇与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胡文华老师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入手,以《等级标准》为纲,为学员们带来了别开生动的面对美国员工的初级中文汉字教学。吴勇毅老师深入剖析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发展历史与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对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曹贤文老师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带领学员了解最新版《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修订背景和核心变化。张凤永老师则分享了AI背景下中文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展示了AI辅助下的教学设计,令学员们对AI时代的差异化教学有了清晰认识,为今后优化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实用思路。南京泥人非遗传承人朱建东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关于南京非遗文化泥塑的历史,现场带领学员们制作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此外,本次项目还安排了众多非遗文化沉浸体验与历史文化深度考察之旅。7月12日,学员们踏足六朝博物馆,领略六朝烟雨,重新理解了魏晋风骨。7月16日,全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苗怀明教授带领学员们开启了到曹雪芹家的江宁织造府走一遭的Citywalk路线,将《红楼梦》情节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沉浸式探秘一部古典名著与一座古城的故事。7月26日,学员们登上南京台城,感受南京历史的厚重感;探访科举博物馆与,领略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登临承载着历史沧桑与现代繁华的阅江楼,俯瞰烟波浩渺的长江,令学员们心旷神怡。7月27日,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天生桥景区和高淳陶瓷博物馆。学员们乘船穿行于胭脂河,近距离观赏明代开凿的天生桥,感受石桥与河道构成的独特景观;在陶瓷博物馆,学员们参观了历代陶瓷展品,了解高淳陶瓷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系列文化实践活动,让学员们对中国文化的多元与深邃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中文教学注入了更鲜活的生命力。
经历三周多的来华培训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段宝贵的经历与深刻感悟将转化为日后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资源,融入美国本土中文教学实践中。他们将全力为在美中文学习者认知中国、了解中华文化,搭建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贡献力量。